湛蓝的天空像碧玉一样澄澈,远处的山峦犹如绿色的屏障,洁白的羊群是洒满大地的珍珠……踏上藏东大地,第一次与阿洛村不期而遇,在这里续写我的驻村故事。
2023年5月,在自治区党委、区分公司党委的统一部署下,我前往了昌都市贡觉县哈加乡阿洛村开展驻村工作。
入驻阿洛村当天,一切安顿好之后我第一时间向组织报平安,并联系了家人,告知自己未出现缺氧等身体不适和异常情况,完全适应目前的驻村环境,让他们不用担心。但是,我还是低估了高反带来的不适。接下来的日子里,每当夜幕降临,尤其是临近半夜时,我才真正感受到了高海拔所带来的痛苦,无法像平时一样正常入睡。虽然高反的适应过程很痛苦,但我仍觉得自己有幸能够来到阿洛村进行为期一年的驻村,打心底里为自己感到自豪。
经过短暂的调整之后,我立即投入到了各项驻村工作中。从村委会的院内绿化、申请委派单位维修更换损坏的门窗、桌椅板凳和厨房设施设备等细微处着手,积极发扬邮政人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没有因为驻村条件和高寒缺氧而退缩,用心用情把阿洛村当做自己的家园一样,去摸底了解各方面的实情,竭尽全力解决村里的各种困难和问题,加强村(居)建设,认真履行驻村帮扶职责。
在驻村工作中,为全面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服务好乡村振兴战略,我严格按照上级部署要求,进一步压紧压实干部驻村工作责任,切实发挥驻村干部应有的作用,深入推动驻村工作走深走实。并结合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改进作风狠抓落实工作、“党建提升年”、“作风建设年”、党员“党性体检”活动等各项要求,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为广大村民排忧解难,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改善村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我与驻村工作队的同事们一道把解决好农村“出行难”问题摆在突出位置,并在县级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开展农村道路硬化整修工程,为村强、民富、产业兴打基础,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铺垫,不仅铺就了全新农牧民的“致富路”,也打通了一座座党和群众的“连心桥”。这些年来,在一批又一批驻村工作队的大力帮扶和倾力建设下,村里各方面的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驻村第四个月的某一天,我突然感觉自己明显且严重缺氧、头晕恶心、胸闷气短,那天晚上一夜未眠,血压也越来越高,副队长第二天早上得知我的病情,并且看到我的气色和精神后特别担心,让我赶紧请假去市里医院进行全面检查。但因交通工具、路途等原因,我决定在县医院进行检查。医生检查发现血压正常,问我吃了什么药,这时我才想起当晚吃了降压药、也是自己第一次吃降压药。医生说,吃了降压药无法测量准确血压,你们驻村点到县城来回要走一百多公里,建议在县里住一晚上,第二天再来检查诊断。从我接到上级要求下去驻村的通知那天起,我就下定决心,除了驻村正常轮休以外,必须坚守工作岗位,但因自己身体原因,那天晚上只好请假在县城住一宿,这也成为我在驻村生涯中履行好自身诺言过程中的一次遗憾。事后,为了不再耽误正常工作,以更好的身体状态投入驻村工作,我及时与家人联系后自己购买了一台大功率的弥散式制氧机,缓解了自己每当半夜缺氧严重的问题。以我的那一次病情为例,区分公司得知相关情况后,及时给我们四个村的驻村工作队配发了吸氧机,解决了驻村队员的后顾之忧。
作为一名党多年培养的党员干部,我真心希望自己能够在接下来的驻村时间里继续为阿洛村及其村民们做一些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些事情,力争一年的驻村工作中不留遗憾,切实为阿洛村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这一次的驻村经历,对于我个人而言是人生的一场考验,更是宝贵的财富。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不负组织、不负自我,继续践行初心使命,夯实责任担当,一锤接着一锤敲,一仗接着一仗打,带着这份厚爱、感动和鼓舞,在村(居)建设、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征程上继续赶考,奋力前行,用实际行动践行驻村队长的责任与担当,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