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莽莽,黑水汤汤。
2015年,中国邮政报“边疆邮路行”采访组沿着银装素裹的大地、河流,记录下黑龙江邮政人坚守的身影和奋斗足迹。
十年间,随着“高质量”成为时代发展的主旋律,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号角响彻龙江大地,白山黑水换新天。而邮政服务,也在这般宏大的叙事里,完成了华丽的蝶变。
东方逐渐亮起,朝霞将云层晕染成金,眼前边城的轮廓渐渐清晰,一抹抹绿色变得愈加鲜明,绵延至远——十年后,抚远东极阁上,邂逅祖国第一缕阳光的那一刻,带着“迎接光,见证光”的感悟,采访组开始了再访龙江边陲的征程。
从“华夏东极”抚远,到双鸭山饶河、鸡西密山,再抵“百年口岸”绥芬河,采访组一路探访、一路见证,在岁月的年轮上悉心标注中国邮政耀眼光芒的印记……
抚远:文旅新篇
抚远,用朝阳唤醒大地的边城。近年来,当地依托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文化魅力,不断加快由旅游资源大县向旅游经济强县迈进的步伐。
采访组的车沿着边境公路一路向东,驶向黑瞎子岛。这里是我国的东北部极角。听说岛上有一个很火的网红打卡点——东极主题邮局。它将邮政服务与地方文旅特色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邮政品牌形象,还成功打造出了展示地域文化的“新窗口”。
吉祥物小熊“东吉吉”身挎绿邮包,憨态可掬;业务受理、产品展示、书写打印、自助体验、政务图书销售等特色服务丰富贴心;30种纪念戳、100余种封片卡产品、200多种邮政文创商品结合地方热点元素设计,琳琅满目——在边境地区看到这样功能齐全、特色鲜明的主题邮局,采访组惊喜不已。
“这几年来岛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里的人气也是越来越旺。”主题邮局负责人韩东亚告诉采访组,邮局2023年10月开业后,很快就成为游客必到的打卡点。为迎接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的召开,今年又对邮局进行了重点升级改造。目前已累计接待游客80万人次,旅游高峰时日均客流量能达到近5000人。
从小学生到老邮迷,主题邮局里游客络绎不绝。“我们平时爱收集纪念戳记,这里的戳都很有意义!”来自天津的罗跃荣夫妇感慨道。来自江苏南京的李阿姨向采访组展示刚写好的明信片:“能在最东邮局寄信,这趟没白来!”
这几年,抚远旅游火了,邮政服务变得更加不可或缺。
在黑瞎子岛镇南岗村,昔日的村民靠打渔为生。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如今这里近半数人家都开起了民宿。“不少物品都是从网上买的,邮政给送!”民宿经营者王延杰告诉采访组,有一次她来了39件包裹,抚远市邮政分公司投递员彭杰全给她送到了家。
“我们村是远近闻名的旅游村,村民的幸福指数非常高。”在颇具民族风情的乌苏镇抓吉赫哲族村里,党支部书记李少东面对采访组笑容灿烂,“邮政始终为我们提供优质的服务,得到了村民的一致好评。”
干投递工作20年,彭杰见证了小城的变迁:“现在邮件比之前多了好几倍,日均投递量在250件左右;以前大家寄件也少,多是日用品,现在尽是电商包,冬天发江鱼,夏天发蘑菇、山货,一天有二三十件呢!”当“东吉吉”迎来首批游人,当诱人的江鲜美味香传四海,当神秘的赫哲文化引客八方,抚远这座边陲小城,正以邮政为纽带,串联起文化、旅游与乡村振兴,书写着“东方第一城”的新篇章。
饶河:数字蝶变
“饶河邮政与县委、县政府深度合作,在确保村村通邮的基础上,依托三级物流体系,助力县域电商经济的发展,促进邮政服务和地方产业的深度融合。”在饶河县电商直播基地,县电子商务发展中心副主任高扬对邮政赞赏有加。采访组注意到,她身后的数据大屏显示的物流企业发货排行榜上,饶河邮政排名第一。
饶河,《乌苏里船歌》诞生唱响的地方。曾经,这里因位置偏远而经济发展受阻,饶河人因农产品滞销而焦虑,因年轻人外流而失落。近几年,面对汹涌澎湃的数字经济浪潮,饶河以电商直播打开了新生之门,一跃成为全国农村电商“领跑县”。
小城“数字蝶变”,网红主播纷纷崭露头角。当地“千万级网红”卢小开与邮政合作多年,看中的正是其无远弗届的覆盖能力:“邮政在速度方面、服务方面,还有全国都能到达这一点上,不是别的快递公司能比得了的。”
打造邮政直播间,推介当地农户自产的农副产品;主动为各直播团队提供揽收、打包、发运、售后等一站式服务;与泽饶公司合作,完成5公斤装饶河大米的规模化发寄……近年来,饶河邮政依靠完善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成为这场变革的重要参与者。
自2019年成为全省三级物流体系建设试点县以来,为打通城乡物流的“最后一公里”,饶河邮政将原有的19条邮路合并成6条,投递线路总长度由原有的780公里延长至1363公里,全部段道升级为汽车段道,行政村投递覆盖率达到100%,同时深化邮快合作,解决了村屯百姓收件难、寄件难问题。
饶河县五林洞镇,位于群山环抱之中。如今,这里的邮件已由十年前的客车代运、每周三班投递,转变为邮车专运、日日投递。从县邮件处理中心直发的环路邮车,沿途会将当日邮政和多家社会快递公司的邮件一起直投到村,还会把各站点内农户待发的农产品带回来。
“现在很多年轻人回乡创业。我们这里的木耳、蜂蜜、山野菜特别受欢迎。”镇上的蜂农王永进说,邮政不仅帮着解决创业资金问题,还通过站点把他们的产品销往全国,带大家走上了致富之路。
不光如此,这几年,饶河邮政还积极通过商超合作、社区团购等多种方式,推动农村“小菜园”的时令蔬菜上行,搭建起农特产品进城的“销售+寄递”通道,持续提升农户收入。
今日饶河,邮政人正与美丽的边城一起,唱响“蜜淌乌苏里,鱼跃赫哲乡”的新时代“乌苏里船歌”……
密山:沃土情深
兴凯湖烟波浩渺,在湖畔的密山市当壁镇,“大个儿”已在邮路上奔走了20年。
“大个儿”本名叫刘春光,当壁镇邮政支局投递员。1米94的身高,让他在镇上的百姓和边防官兵口中有了这个亲切的称呼。2015年,本报“边疆邮路行”采访组报道了他用心用情服务军民的故事。此番可谓一场跨越十年的相逢。
从骑摩托车投递到开面包车送邮,从等客上门到主动揽收,说起十年邮政服务的巨变,“大个儿”滔滔不绝。他告诉采访组,这几年,密山邮政在推进县域物流配送体系建设上,得到了市政府的大力扶持,配发给了邮政32辆厢式货车,包裹快递进村更快了,村民生活也更加方便。
正值退伍季,还是在十年前的那支边防部队,刘春光像往年一样,耐心地指导战士们打包行李、办理邮寄。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可这里的官兵对他的熟悉程度,比当年丝毫不差。一位战士动情地说:“‘大个儿’这些年送来的每一封信、每一个包裹,都是我们训练生活中最温暖的期待。”
负责近1300户的投递工作,往返一趟要80多公里,刘春光经常忙得顾不上吃饭。采访中,他与当地军民的那份熟稔劲儿,更是让采访组一次次为之感动。得知包裹里装着药,他第一时间打电话联系投递;收件人行动不便,他大包小包都给送到家;镇上的留守老人,他三天两头过去看望,帮着干家务,比亲儿子还亲。“这10年变化很大,但是我一门心思为大家服务的想法一直没变。”刘春光坚定地说。
界碑无言,邮路有情。“大个儿”的背后,不光是一个人坚守的故事,更是一群人对“为民”使命的延展——
在兴凯湖乡金银库村党群服务中心,马家岗邮政支局局长陈桂娟和邮储银行密山市支行信贷部的孙泽影,像往常一样向村民宣讲金融知识。这几年,密山邮银协同越来越密切,让村民们享受到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密山邮政也通过党建联建的方式,实现了邮银协同新赛道的快速拓展。
金银库村榛林湖采摘园里,蟠桃、黄桃挂满枝头。负责人张文锡感激地说:“邮政给我提供了收款码、打包邮寄、直播销售、包裹投递、存款等一条龙服务,让我的日子越过越好、越来越方便。”
……
从普遍服务到普惠金融再到协同惠农,在北大荒精神的发祥地密山,“刘春光”们正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精神发扬光大,让邮政的绿意和温暖深植这块红色沃土、融入当地军民的心田。
绥芬河:商都潮涌
从密山继续南下,采访组来到本次采访的最后一站——绥芬河。这座城市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接壤,伴随1903年中东铁路开通而建立,被称为“火车拉来的城市”。
走进阜宁镇朝阳村,这里公交站、健身广场等设施一应俱全。村里的佳顺商店,成为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已有三年,不仅提供日常商品,还为村民提供寄递农货、购买化肥、代办车险、联系办理贷款等服务。
“邮政在这里设立便民服务站后,给村民带来很大方便,让村民不出村就享受到很便利的生活,就跟城里一样。”小店店主崔艳艳开心地说。
作为黑龙江省对俄重要口岸,绥芬河因铁路而建、因口岸而兴。从早期的易货贸易发展到如今的跨境电商,跨境贸易的升级也赋予了当地邮政新使命——既要打通乡村服务“最后一公里”,也要连接跨境贸易“最初一公里”。
作为中俄边境贸易的重要枢纽,龙江壹号仓里一派忙碌景象。工作人员正按照订单进行商品的出单、打包、装箱和配送等工作。通过邮政渠道发出的包裹已完成打包。这里的负责人宋雷告诉采访组,邮政有服务和投递优势,是他们必选的物流服务商。
罗斯帝国商城,重要的俄罗斯商品集散中心。这里的金冠俄货店里,巧克力、糖果、香肠、蜂蜜、酒水等进口商品令人眼花缭乱,前来零购、进货、选品的顾客络绎不绝。“邮政一直为我们提供着专业的打包寄递服务,让消费者品尝到原汁原味的进口商品。”店长刘青翠介绍说。在她身后,邮政揽投人员正穿梭往来,拉运待发包裹。
商城之中,邮政金融服务也没有缺席。邮政网点负责人每周上门,积极维护客户,推介相关金融业务。采访组看到,“邮支付”业务成为这里很多商家的选择。
绥芬河市邮政分公司副总经理张坤向采访组介绍了代理金融业务深耕商贸客户市场之道,那就是以“邮支付”打通资金流、以“智慧场景”赋能金融产品组合营销、以“融资E”贷款注入金融“活水”,并深度协同寄递和邮务板块优势,为县域商贸客户提供一揽子、嵌入式综合解决方案。
近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市场环境和多种困难挑战,绥芬河邮政锚定目标,抓重点、抓项目、抓市场,用匠心、信心和决心推动各项业务稳步发展。2024年实现寄递综合业务收入2814.98万元,累计业务量达562.04万件;“邮支付”业务沉淀客户4187户,客户总资产达4.4亿元,比上一年增长4100万元。
从“华夏东极”抚远到“百年口岸”绥芬河,龙江边陲,一条条绿色的邮路蜿蜒,穿林海、抵界江、通哨所、进村落。邮路所及之处,幸福绽放如花,民心汇聚如川,边疆稳固如磐。
奋斗在龙江大地上的邮政人,正用创新、热忱和坚守,让邮政服务成为北国之“光”,照进白山黑水的每个角落,照亮边兴民富的壮美画卷!
东极主题邮局成为网红打卡点。
在密山市当壁镇,投递员刘春光温情守护留守老人。